日前有报道称,中国人民银行计划从2021年开始每年5月组织开展“存款保险宣传月”活动,做好存款保险宣传工作,提升公众对存款保险的认知!那么,要如何消除存款保险宣传盲区?存保基金总经理黄晓龙给出四点建议,让我们来了解一下。
按照黄晓龙的说法,2015年《存款保险条例》出台以来各项制度实施顺利,对存款保险的认知逐渐提高。
“实际上存款保险是国家的一项基础工作。从金融工作的角度来说,首先要领会存款保险是金融的基础设施,要践行‘以人民为中心’的理念,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,保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,这是我们的初衷。”黄晓龙说道:“对金融机构来讲,银行以存款立行,没有存款就没有银行,就没有稳定利润,没有金融稳定。所以怎样理解存款保险、讲好存款保险故事,对银行日常经营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。”
总结过往经验,黄晓龙就金融机构如何做好存款保险宣传提出四点建议。
一是把存款保险宣传嵌入银行业务流程,增加银行业务工作的规范性,使老百姓更好地了解存款保险制度。
二是明确宣传重点。“实际上对存款保险制度不了解的主要还是农村地区、偏远地区,或者老年人。从过去发生的挤兑事件来看,有时所涉金额只是几百元钱,但是一旦发生就需要花很多时间解释,所以宣传工作需要针对性地发挥作用。”黄晓龙表示。
三是注重加强对一线员工的支持。黄晓龙表示,存款保险宣传工作对一线员工的要求是能用通俗语言“几句话讲清楚”,所以需要银行加强培训。黄晓龙指出,金融机构“要懂得寻找故事来进行存款保险宣传。”
四是重视对宣传成效的评估。黄晓龙指出,宣传工作的最终目的是让存款人对银行有信心,能够放心的把钱存在银行。黄晓龙建议,金融机构可以考虑探索把相关工作纳入工作流程,甚至纳入存款内部考核流程,确保宣传取得实际成效。
据了解,“存款保险宣传月”活动期间,各银行将利用自身基层网点、金融便民服务点、普惠金融服务点等,通过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,积极开展存款保险知识进乡村、进社区、进企业、进机关、进校园等活动,针对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,消除宣传盲区,实现对北京市远郊区、行政村宣传全覆盖,切实稳定储户预期,创造稳健经营的市场环境。
277081个用户完善保障计划